西安未央区康久(草滩)养老院欢迎您的入住!

人大代表热议养老问题:鼓励开展“物业+养老”服务模式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

发布时间:2021/5/12 浏览量:96478

老龄化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正在快速显现。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迈入中高龄老人的行列,我国将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迎来一波养老照护的高潮。今年东莞两会上,“养老”也是代表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。市人大代表钟伟宏提交了一份《关于培育“物业+养老”居家社区养老新业态的建议》;而市人大代表廖京、黎红则提出完善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。

鼓励开展“物业+养老”服务模式

“截至2019年,东莞市户籍总人口251.06万人,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24.21万人;预计2025年东莞市常住人口规模达到960万,65岁以上老年人48万;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达到1080万,65岁以上老年人75.6万。另一方面,全市已运营养老机构51家,各类养老服务设施提供涉老床位总数达到11264张,养老床位缺口数量较大。”钟伟宏摆出一组数据。

钟伟宏表示,因地制宜培育新型养老服务,是越来越迫切的要求:鼓励和开展“物业+养老”服务模式,一方面能够为社区养老人群提供更到位、更便利、需求响应更快、效率更高的各类助老与照护服务;另一方面也可以相对降低物业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成本,让物业企业的社区养老服务成为可持续的事业。

通过调研,他发现,目前全市养老服务方面还存在各种问题:一是各镇街现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层级不清,服务内容单一,设施功能和配置水平较低。二是社区居家养老的品牌化和连锁化尚未形成,虽然镇街有意识引入社会化专业机构,但服务内容和质量都有待提高。三是社区居家养老市场化水平较低,单纯依赖政府拨款远远不够,但社会力量投资顾虑又较多。

他建议,一是充分利用养老服务与基础物业服务的协同效应,设立更多针对老人的个性化服务、助老公益活动等。二是加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和综合利用,老年人较多的若干相邻小区,集中建设老年服务中心,可交由物业服务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全托、日托、上门、餐饮、文体、健身等方面的服务,提高养老设施使用效率。三是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养老事业发展,由政府牵头,联合优质社会资本,共同设立养老事业基金,专门用于各地养老事业项目和养老机构的投入,扶持养老产业的发展。四是加快养老服务人才培养,培养一批不同层次、不同结构的专业化养老人员。

“解决养老问题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”钟伟宏认为,“物业+养老”服务作为一项全新的探索,这也需政策层面的因势利导,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种养老服务,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安享“住在自家、活在社区”的幸福晚年。

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

市人大代表廖京、黎红则建议,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。

一是坚持政府主导、政策扶持、社会参与、市场运作的原则,推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。建设基本保障充分、中端供给优质、高端发展领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。

二是探索建立多渠道筹资、可持续运行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深化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举措,完善养老机构价格形成机制,进一步健全完善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、政府购买服务、老年人照护补贴等相关政策。

三是推动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化养老服务管理平台,凝聚政府、社会、家庭三方合力,做实政府保障基本、居家社区联动、机构专业照护3种服务,打造涵盖市、区、街道、社区、小区、家庭等6个层级的养老服务网络。

四是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建,大力发展嵌入式、小规模、多功能、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;落实“大配餐”服务体系,推进“平安铃”、家庭适老化改造,设置家庭养老床位、积极探索开展互助养老志愿活动等。

五是为老年人提供集“治疗期住院、康复期护理、稳定期生活照料、临终期关怀”等服务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。

六是借鉴“双元制”职业教育模式,创办东莞健康养老学院,培训优质养老服务人员,为养老服务市场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。